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
使用Google賬號登入

查看: 27|回复: 0

Blued注册风波:从“淡蓝”到“灰色”的身份与监管博弈

[复制链接]

2013

主题

21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4586
发表于 2025-7-31 23:1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自2025年7月中旬起,中国最大的同性交友平台Blued悄然关闭新用户注册通道,至今已持续两周以上。官方仅以“系统升级维护”为由,未透露恢复时间表,引发用户群体广泛焦虑。有人在网络上求购二手账号,有人担忧社交断裂带来的孤独感,更有人猜测这是继2019年“未成年染艾风波”后,平台面临的又一次监管高压。Blued的这次“静默”,不仅暴露了其在合规与伦理上的长期困境,也折射出中国LGBTQ+群体在数字空间的复杂处境。

2019年的阴影:未成年保护争议

Blued注册风波:从“淡蓝”到“灰色”的身份与监管博弈 blued,淡蓝

Blued的监管风波并非首次。2019年,《财新周刊》报道揭露了平台因缺乏有效年龄核验机制,导致大量未成年人通过虚报年龄注册,进而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并感染艾滋病。报道直指Blued成为“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新渠道”,引发舆论震动。当年1月6日,Blued宣布暂停注册一周,全面清查内容、封禁疑似未成年账号,并新增防艾提示。然而,整改效果令人质疑。年龄填写和防艾弹窗虽有增加,但无第三方身份核验,用户仍可轻易绕过限制,色情、毒品等违规内容也未被有效遏制。

2025年的“静默”:用户生态与灰色交易

Blued注册风波:从“淡蓝”到“灰色”的身份与监管博弈 blued,淡蓝

此次注册限制的影响迅速蔓延。无法注册新账号导致部分用户转向黑市购买二手账号,催生了隐私泄露、诈骗等风险。Blued作为中国LGBTQ+群体的重要社交平台,其注册壁垒加剧了边缘群体的孤立感。对于许多用户而言,Blued不仅是交友工具,更是寻找归属感的重要空间。如今,“断联”风险让这一群体的社交生态雪上加霜。

“粉红经济”的两面性

Blued自2012年创立以来,从“淡蓝色的回忆”论坛成长为全球注册用户超4900万、月活600万的“粉红经济”标杆,曾获1亿美元D轮融资。然而,商业成功并未掩盖其在内容审核与未成年保护上的短板。创始人耿乐强调平台的公益属性,但防艾与合规措施常被指流于形式。业内人士直言,技术并非障碍,关键在于“想不想做”。

身份、监管与伦理的拉锯战

Blued的困境反映了中国LGBTQ+群体在数字空间的矛盾处境。一方面,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社交与表达空间;另一方面,严格的监管要求压缩了其自由度。在缺乏制度性保护的背景下,Blued不得不在合规与社群需求间艰难平衡。此次暂停注册,或是监管升级的信号,也可能是平台未来命运的转折点。

从2019年的短暂暂停到2025年的“静默两周”,Blued的每一次风波都在提醒人们:一个平台的命运不仅是技术与商业的较量,更是社会认知与伦理的交织。当“淡蓝”逐渐蒙上灰色,真正需要审视的,是数字时代如何为边缘群体提供更包容的空间。Blued的未来,不仅关乎一个App的存续,更关乎中国LGBTQ+数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versification life guide 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8-21 06:5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